当前位置: 华联日报网首页 > 资讯文章 > 正文
华联日报网-移动版 首页

“无痛针刺法”创始人辛万和向全国人民拜年

时间:2020-01-06 17:21  阅读:1
分享到:

设计坞-20200106-2371705 (3).jpg

辛万和从医始于72年;7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学院,并留院工作;于83年考入本校针灸学院。87年,自行开设针灸诊所;90年赴前苏联行医,获最高列宁荣誉证书奖;96年开设常见病研究所;98年创办哈市地德里中西医结合门诊,任主任、院长等职。所学专业,中药两年,中医两年,西医一年,针灸四年。多年来的医疗实践和长达九年的医药理论学习,使其学识渊博,功底深厚,医术精湛,经验丰富,在同行、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。

主要业绩行医数十年撰写论文《针灸对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》、《无痛针灸手法简介》、《强直性脊椎炎的治疗》、《艾灸治疗老年人便秘》、《足针治疗不孕症》等数十篇。著作《当代中国针灸名家》、《针灸论文文献索引》、《针灸治疗糖尿病》《古今长寿秘诀》、《头针眼针治偏瘫》等数本。

1576817370111585.jpg

90年赴前苏联,获最高列宁荣誉奖;93年被收入《哈市名医录》一书中;94年收入《全国中华名医录》一书中;95年收入《中华英才》一书中;96年收入《中华群英汇萃》一书,同年,发明中药电褥,治疗风湿偏瘫,获专利;99年参加香港举办世界华人医学大会,获得无痛针刺发明奖、研究创新奖,同时被吸收为国际中西医学会世界总会长久会员,及总会理事,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,被誉为世界名医。培养国内外专业人才数十名桃李满天下。几十年中,省市多家报纸、电台(《老年报》、《哈尔滨日报》、《新晚报》、《家庭保健报》、《科技导报》及哈尔滨市电台、佳木斯市电台)都进行了报道。

2000年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“二十一世纪世界华人中医药名人精典大会”,中央高级领导接见我,赵楠启首长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、寄予厚望。

bb67537454ae9769e742f343a279d576.jpg

针灸不但能治疗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,还能治疗一些疑难病和重危病人。不但简便易行,而且花钱少,疗效高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,所以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,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,有些患者不愿采用针刺治疗,原因是怕扎针疼,对扎针有恐惧心理,怎样减少扎针过程中的疼痛现象,而治疗效果又高呢?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和辛万和大夫不断总结经验,终于创出无痛针刺法,用无痛针刺法扎针,患者根本感觉不到疼痛。

无痛针刺法的要点是:

1、扎针前向患者说明扎针不痛,消除患者的紧张、恐惧心理,使其肢体、肌肉放松,更好地配台,通过医生的理诱导,使其接受治疗。

2、穴位要选得准确,不要刺到穴位以外去,不要刺着小血管,否则,不但疗效不佳,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。

2c4d47a94526b563f25104c0e3f3a6d6.jpg

3、进针要快。人的痛觉神经在皮下,针速超过神经传导速度,所以就不感到痛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尖上三分之一部分(不要捏针柄,捏针柄,针长发颤)一次用力刺入皮肤,再次用刀刺到需要的深度。刺入后也不必用转当针柄左右捻转,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。

4、古人云:“握针如握虎”,手指捏针要有劲,刺针时要有力度,动作要准确有力,一次穿透皮肤。

5、古人云:“临穴如临渊”,意思是在给患者扎针时,要全神贯注,意念要专一,要小心谨慎,要做到针到、意到神到。

1576817427707829.jpg

6、留针期间不必为增强刺激而左右拧转和上下提插,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。

7、针灸医师要练习气功,做到能用意念或手发放外气。这样不但能做到针到、意到、神到,而日还能做到外气随针进入患者体内,外气的作用更能降低痛感,而目疗效更高。留针时还可对针柄发放外气,更有神奇疗效。

辛万和大夫是无痛针刺法的始创者,他使气功和针刺相结合,充分发挥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特长,辛大夫不善长扎无痛体针,而目还善长扎无痛耳针、鼻针、舌针。眼针、手针、足针。在人体的耳、鼻、舌、眼,手、足等器官上均能反应出全身疾病的信息,因而针刺这些器官特定部位,就能治疗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,疗就是为神大夫在扎针的同时发放外气,也可以指代针点穴发气,输入健康人体信息,神奇无比。有些因脑血管疾痪病例,经他针刺治疗一次,就回站起行走。现将辛大夫的无痛针刺法的经验总结出来,以病案举例:

1576817406956381.jpg

七十多的女患者宋志强是地德里小区委主任,因脑血管病引起瘫痪卧床不起,生活不能自理针疗法,在她眼皮穴位上只刺一针,她当即能站起来,下地行走,并从三楼亲送辛大夫到楼下。

辛万和大夫人生座右铭:知难而进,解疾除患。

来源: 科创新闻网 责任编辑:TF002C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华联日报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华联日报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华联日报网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华联日报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:

“无痛针刺法”创始人辛万和向全国人民拜年

设计坞-20200106-2371705 (3).jpg

辛万和从医始于72年;78年毕业于黑龙江省中医学院,并留院工作;于83年考入本校针灸学院。87年,自行开设针灸诊所;90年赴前苏联行医,获最高列宁荣誉证书奖;96年开设常见病研究所;98年创办哈市地德里中西医结合门诊,任主任、院长等职。所学专业,中药两年,中医两年,西医一年,针灸四年。多年来的医疗实践和长达九年的医药理论学习,使其学识渊博,功底深厚,医术精湛,经验丰富,在同行、同龄人中成为佼佼者。

主要业绩行医数十年撰写论文《针灸对中风病的预防和治疗》、《无痛针灸手法简介》、《强直性脊椎炎的治疗》、《艾灸治疗老年人便秘》、《足针治疗不孕症》等数十篇。著作《当代中国针灸名家》、《针灸论文文献索引》、《针灸治疗糖尿病》《古今长寿秘诀》、《头针眼针治偏瘫》等数本。

1576817370111585.jpg

90年赴前苏联,获最高列宁荣誉奖;93年被收入《哈市名医录》一书中;94年收入《全国中华名医录》一书中;95年收入《中华英才》一书中;96年收入《中华群英汇萃》一书,同年,发明中药电褥,治疗风湿偏瘫,获专利;99年参加香港举办世界华人医学大会,获得无痛针刺发明奖、研究创新奖,同时被吸收为国际中西医学会世界总会长久会员,及总会理事,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,被誉为世界名医。培养国内外专业人才数十名桃李满天下。几十年中,省市多家报纸、电台(《老年报》、《哈尔滨日报》、《新晚报》、《家庭保健报》、《科技导报》及哈尔滨市电台、佳木斯市电台)都进行了报道。

2000年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“二十一世纪世界华人中医药名人精典大会”,中央高级领导接见我,赵楠启首长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、寄予厚望。

bb67537454ae9769e742f343a279d576.jpg

针灸不但能治疗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,还能治疗一些疑难病和重危病人。不但简便易行,而且花钱少,疗效高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,所以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,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,有些患者不愿采用针刺治疗,原因是怕扎针疼,对扎针有恐惧心理,怎样减少扎针过程中的疼痛现象,而治疗效果又高呢?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和辛万和大夫不断总结经验,终于创出无痛针刺法,用无痛针刺法扎针,患者根本感觉不到疼痛。

无痛针刺法的要点是:

1、扎针前向患者说明扎针不痛,消除患者的紧张、恐惧心理,使其肢体、肌肉放松,更好地配台,通过医生的理诱导,使其接受治疗。

2、穴位要选得准确,不要刺到穴位以外去,不要刺着小血管,否则,不但疗效不佳,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。

2c4d47a94526b563f25104c0e3f3a6d6.jpg

3、进针要快。人的痛觉神经在皮下,针速超过神经传导速度,所以就不感到痛。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针尖上三分之一部分(不要捏针柄,捏针柄,针长发颤)一次用力刺入皮肤,再次用刀刺到需要的深度。刺入后也不必用转当针柄左右捻转,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。

4、古人云:“握针如握虎”,手指捏针要有劲,刺针时要有力度,动作要准确有力,一次穿透皮肤。

5、古人云:“临穴如临渊”,意思是在给患者扎针时,要全神贯注,意念要专一,要小心谨慎,要做到针到、意到神到。

1576817427707829.jpg

6、留针期间不必为增强刺激而左右拧转和上下提插,这样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。

7、针灸医师要练习气功,做到能用意念或手发放外气。这样不但能做到针到、意到、神到,而日还能做到外气随针进入患者体内,外气的作用更能降低痛感,而目疗效更高。留针时还可对针柄发放外气,更有神奇疗效。

辛万和大夫是无痛针刺法的始创者,他使气功和针刺相结合,充分发挥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特长,辛大夫不善长扎无痛体针,而目还善长扎无痛耳针、鼻针、舌针。眼针、手针、足针。在人体的耳、鼻、舌、眼,手、足等器官上均能反应出全身疾病的信息,因而针刺这些器官特定部位,就能治疗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,疗就是为神大夫在扎针的同时发放外气,也可以指代针点穴发气,输入健康人体信息,神奇无比。有些因脑血管疾痪病例,经他针刺治疗一次,就回站起行走。现将辛大夫的无痛针刺法的经验总结出来,以病案举例:

1576817406956381.jpg

七十多的女患者宋志强是地德里小区委主任,因脑血管病引起瘫痪卧床不起,生活不能自理针疗法,在她眼皮穴位上只刺一针,她当即能站起来,下地行走,并从三楼亲送辛大夫到楼下。

辛万和大夫人生座右铭:知难而进,解疾除患。

免责声明:
  • 注明“来源:华联日报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华联日报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华联日报网";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  • 华联日报网转载文章是为了传播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发送至电子邮箱:

相关阅读